泰安市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法治建设为企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3日    浏览次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实现依法治理、合规管理、防控风险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泰安市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国有企业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推动法治国企建设向纵深发展,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助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一、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压实压紧法治责任。坚持党的统领,高位推动。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总体部署,政法、司法、国资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确定把合规管理和示范创建分别作为法治国企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组织召开全市国有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暨开展法治国企示范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制定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指引》和《关于开展法治国企示范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动员部署全市国有企业坚决打好落实全面依法治理的持久战、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攻坚战、全面加强合规管理的突击战。坚持示范创建,典型带动。以法治国企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细化量化创建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要求,深入推进法务、合规、风控一体化运作,确保每个示范点都建成法治国企的标杆。坚持抓牢“关键少数”,以上率下。牢牢抓住“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这个关键,不断强化依法治企主体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与薪酬挂钩;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将依法治企要求纳入企业内部考核评价体系,与企业主责主业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形成自上而下推进法治国企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发挥支撑保障作用。始终把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要求,推动法治建设全力支撑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主动深度融入融合,指导国有企业将法治工作延伸到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各领域,努力实现全覆盖;将法律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把法治要求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努力实现全流程;使法治工作从法务部门单兵作战,向各部门协同配合转变,努力实现全员参与。积极助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法治工作全面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等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确保依法依规、稳妥推进,为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持。得益于市属国资国企的依法合规运作,年内我市已建成投产水工产业园、玻璃科技产业园、金源矿业、瑞达丰医药中间体等4个重点工业项目,金控集团成功发行1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短期私募债券,全球首条万吨级小麦糊粉层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泰山黄精“工业+旅游”智能工厂顺利建成投产。

三、全面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一手抓合规管理。面对国内外市场监管日趋严格的形势,把加强合规管理作为提升管理能力、支撑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邀请专家教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合规管理专题培训,督导指导企业健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法务管理机构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督促落实作用,强化业务部门和项目一线主体责任,将合规要求嵌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推动合规管理向各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公司及各级子企业延伸,确保全面覆盖、有效运行。一手抓风险防控。持续巩固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制度,既敢于说“不”,坚持防住风险,又善于说“可”,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组织对企业进行“法治体检”,针对共性法律风险及时预警,未雨绸缪化解风险。市属国有企业以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健全,三项法律审核率均达到100%,形成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的完整工作链条。

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配齐配强法治人才队伍。抓好普法学习宣传教育。坚持从思想入手,持之以恒推动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不断强化。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建立党委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把法制学习作为干部职工培训必修课,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普遍开展《宪法》、《民法典》和《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学习,推动法治理念走进车间班组、深入人心。强化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市属国有企业全面设立法律顾问,一级企业全面设立政策法规部室,逐渐培养出一支精法律、通业务、懂管理的法治人才队伍,成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