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司法局立足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指导各行政执法机关不断细化措施,转变执法理念,保障执法温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公开听取意见,“对症”规范执法行为。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行政执法作为重要环节,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开言路、倾听民意。市委市政府组织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家在强化监督、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公布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电话,并指导各部门单位建立矛盾纠纷综合化解平台,如市人社局搭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交流平台,建立微信交流群,实现全市420余名企业劳资人员同工作人员实时沟通交流,扎扎实实“对症下药”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
健全监督机制,“对标”规范执法行为。实施“六大工程”,开展“教导式执法”“说理式执法”工作,强化涉企案卷评查,从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强化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出台规范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具体措施,建立涉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备案制度、联合检查制度,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各执法部门严格对照行为规范开展执法活动,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2022年以来,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备案涉企检查83件,备案重大涉企执法决定10件,涉案金额1128余万元。
包容审慎监管,“宽严相济”规范执法。持续推进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处罚工作,推行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执法与普法相结合,避免执法简单化、“一刀切”。如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市容秩序轻微违法违规行为,采取“一次通知、二次警告、三次处罚”执法方式,对建设施工单位,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指导,提前介入告知,做好企业服务,向施工工地下达《建筑工程监督服务告知书》60余份;市人社局对非主观故意、轻微且未造成明显危害后果、自我改正意愿强烈的违法行为,向用人单位下达《劳动保障监察企业违法违规风险提示函》,今年以来已发出55份。
今年以来,肥城市已作出涉企处罚案件82件,办理“不罚”案件63件,受益主体59个,受益金额约为31.88万元;各执法部门单位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居、进工地、进项目,运用鲜活案例,以案释法,惠及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