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市司法局“规范化正规化数字化”建设部署,着力在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平台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
一是强化制度引领,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以制度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紧扣依法履职需要,创新成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工作室,在南部山区设立法律援助调解工作站,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完善多元解纷制度。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开展审查起诉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推行全市跨区域协商调配律师机制,有力提升刑事辩护率。健全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制度,对县(区)开展案件质量轮训20余次,提高整体办案质量。深化“一套标准办事”,制定12个岗位的工作制度,实现全市服务规范、审查流程和办理程序“三个统一”。全面推行“全域受理”,全市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71个,直接受理点189个,残疾人服务站50个,进一步规范工作站点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聚焦群众需求,实行社会组织参与制,将“新亮反家暴工作室”“荣凯人民调解工作室”等特色服务品牌引入服务大厅,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
二是聚焦群众需求,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强化队伍政治担当,以法律援助便民直通车流动“双报到”项目为抓手,组织党员到停靠点所在社区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和群众法治需求,持续开展“温暖法援·保权益”活动,年均深入基层服务群众100余次。加强队伍专业素质培养,举办全市案件质量评估专项培训班,招募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值班,建立100人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律师库。建立全市律师资源调配共享机制,组建妇女儿童、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组建3000余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成立“黄河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优化平台“数字化”功能。升级“法援在线”平台服务,规范申请、初审、指派、办案和意见反馈各环节,建立数字化闭环式工作流程。探索实行数字化个人诚信承诺制,健全与多部门数字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强化数据分析结果运用,实现“实体端+手机掌上终端+直通车移动端+系统”数据信息有效汇聚、有效共享和有效流转。发布法律援助便民电子地图,入驻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推出“法律援助扫码即得”便民服务贴。开通周末法援直通车和空中直播课,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普法模式,切实增强群众对法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