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岱岳区司法局在市司法局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党建之力、沐法治之光、循为民之本,奋力谱写法治岱岳建设新篇章。
一、坚持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展新貌
岱岳区司法局始终牢记“司法行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将党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锻造一支忠诚担当、德才兼备的司法行政工作队伍。
不断强化品牌意识,以加强党建引领方向、激发活力。打造“党旗红、法治行”党建品牌,建立“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今年先后到深圳、广州、苏州等地学习法治建设先进经验,在系统内搭建“法治讲堂”“业务擂台赛”“好书共读”等学习交流平台,开阔眼界视野、增强思想碰撞,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注重信用赋能,出台信用激励办法,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社会体系建设表现突出集体”。
不断强化党员意识,以树好典范学习先进、增强动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先后有23人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区各级荣誉。其中,原满庄司法所长赵汉举扎根基层40年,化解纠纷3000件,被评为“全国调解能手”;接任的张心贞所长退伍不褪色,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精神,累计参与化解纠纷430余起,其中群体性信访纠纷28起,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满庄司法所也先后被司法部、省司法厅表彰为“全国先进司法所”“全省先进司法所”;普法依法治理科李冉科长代表市司法局参加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比武”活动,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第10名的好成绩;秘书科李浩科长被省司法厅表扬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文艺汇演表现突出个人。
不断强化专业意识,以梯次培养接续奋斗、凝聚合力。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打造“法锐青年”年轻干部培育品牌,组建领导干部“导师团”,分层分类组建专业化年轻干部骨干库,按照“一人一策”制定培养方案,建立青年干部心理辅导机制,选派年轻干部在基层司法所、重点业务科室等一线岗位锻炼,促进全面成长。近几年,岱岳区司法局被提拔重用6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人员达到20人,全系统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二、坚持统筹推进,法治建设谱新篇
十四届岱岳区委提出“112275”工作思路,将“法治工作方法”确定为推动岱岳发展的“五种工作方法”之一,树立更加鲜明的法治工作导向。
坚持以学为先,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坚定不移、笃行不怠。推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会学法常态化,将法治专题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和党校主体教学班次范围。组织1165名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学习和测试,成绩合格率98.4%,全省基层“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考试参考人员全部获得满分,邀请市委依法治市办部分业务骨干为全区新提拔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作法治专题辅导,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区上守正创新、加力提效。强化依法治区和依规治党衔接配合,岱岳区被列为全省六个县级党委规范性文件备案直报点之一,全市唯一。探索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纪实制度,被列为市级改革试点项目。制定全市首个《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办法》,从现金奖励、培训学习、挂职交流、评先树优、提拔重用等多个方面推进法治队伍建设。连续两年对镇街组织全覆盖法治督察,15个镇街全部配备专职法治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基层法治人员紧缺问题。圆满完成全市专题述法试点工作,组织78个单位、1489名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述法。推进法治医疗机构建设,大汶口镇卫生院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评“省级医疗机构法治建设评估优秀等次”的乡镇卫生院;深化法治国企建设,工作经验被《山东国资》《泰安政法简报》刊发。
坚持依法行政,在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上主动作为、担当善为。加强合法性审查能力建设,组建由1名法学教授和17名律师组成的党政法律顾问团,各单位法律顾问配备率保持100%,公职律师数量达到34名。深化基层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健全司法所长列席镇街党政工作会议制度,自主研发镇街合法性审查线上平台,实现基层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等合法性审查事项线上流转。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审查政府常务会议题45个,审查各类合同、协议等15件,各镇街司法所参与审查各类事项51件。
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泰山玻纤、泰山石膏等39家企业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创新“嵌入式”执法监督模式,提出监督建议7条,全部落实到位。组织重点执法领域案卷评查7次,评查案卷269本,督促整改问题71个。加强行政检察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衔接,研究解决行政执法办案共性问题20余条。大力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模式,累计办理“不罚轻罚”案件232件,减免行政处罚金额约523.5万元。
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质效,规范建设行政复议接待室、档案室、听证室等场所,建立专家审案和集体研判工作制度,强化府院联动,建立审前和解、司法建议反馈、重大案件协商等工作机制,促进行政审判与行政复议有序衔接。出台《泰安市岱岳区行政错案责任追究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我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三年保持100%,行政案件败诉率逐年下降;今年以来,受理行政复议92件,审结42件,纠错率19.05%。
三、坚持法治为民,法律服务开新局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努力推动更多优质法律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让群众在每一次法律服务中沐浴法治之光。
加强普法宣传力度,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抬头可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打造法治文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法治元素主题公园9处,法治公交线路7条,基层法治文化场所实现全覆盖,2家单位获评全省公益普法联系点,2家单位、5家企业被评为泰安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6个,全部配备“点单式”智慧服务一体机,接受群众现场法律咨询1.2万人次,线上咨询2400人次,631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丰富普法形式,精心打造岱岳特色法治节目30余个,各级各部门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000余场次,成功承办全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和全市“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成立全市首家调解协会,推动重点领域调解组织全覆盖,打造“泰好调·岳舒心”调解服务品牌,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13件,调处成功率97%。积极参与支持建成全市首家县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创新一网统筹、三融三通模式,探索“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有关工作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新华社高管信息》《山东新闻联播》等宣传报道。我区夏张镇“众议众调三步走”工作法入选“枫桥经验”陈列馆,并被评选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践行法治为民理念,使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深入人心。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简化办理程序,推进法律援助“一次办好”,2023年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87件,挽回经济损失860余万元。优化“远程视频”公证和“上门办理”服务,开展“公证服务进园区”等活动,今年以来办理公证1300件,超过去年全年办理数量,其中,为泰山石膏印象泰山国粹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等新产品全程公证,有力保障“泰山石膏高质量发展盛会暨新品发布会”的社会公信力和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仲裁专业、高效、保密等优势,把仲裁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商(协)会、企业,2023年办理仲裁案件标的额3.4亿元,列全市各仲裁分会第1位。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下一步,岱岳区司法局将在市司法局正确领导下,聚合力、做深功、求实效,进一步擦亮“党旗红、法治行”品牌,为“强、富、美、优”新岱岳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泰安贡献岱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