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入选山东省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限试点县以来,新泰市司法局聚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效能,通过全力提升执法能力、助力编制执法清单、聚力强化执法管理“三力”措施,有效破解乡镇街道行政执法难困境,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全力提升执法能力,破除执法堵点,乡镇街道行政执法“顺利接得住”。强化法治培训,着力解决执法不规范和法制审核能力弱等乡镇街道执法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突出实战、实用、实效,采取“点单式培训+实战式培训,下沉式+上挂式培训”结合方式,推进个性化精准培训,组织乡镇街执法人员参加“扩权赋能行政执法能力培训班”2期,法制审核人员专题培训1期,培训人员352人次,解决扩权后行政执法人员“不会干”的问题。做好山东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的应用,推进“数智平台”运用,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乡镇街行政执法向数据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建立司法所区域片区协作机制,强化司法所法治保障能力建设。发挥好公职律师团队和政府法律顾问团队作用,助力乡镇街道法制审核工作,解决法制审核中的疑难问题。强化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解决乡镇街道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证持证率不高的问题。
助力编制执法清单,强化法治保障,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精准管的了”。组织公职律师对山东省确定的赋予乡镇街道100项行政处罚权和6项行政强制权事项清单,认真梳理分析,同时做好乡镇街道执法需求调研,按照“同类镇街、一张清单”的原则,考虑发展水平、区域特点、实际需求、承接能力等因素,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定印发《关于扩大乡镇(街道)执法权的实施细则(试行)》和《新泰市乡镇(街道)扩权赋能行政执法指导意见》,出台《新泰市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事项清单》,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城镇容貌秩序管理、砂石资源整治等领域的1881项行政处罚权、70项行政强制权等执法权限,下放至对应乡镇街道派驻机构,实现科学赋权、精准赋权、依法赋权,推动乡镇街扩权赋能后执法工作“起好步”。同时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对乡镇街道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及时动态调整,消除行政执法权管理的“空白地带”。
聚力推进执法管理,创新制度机制,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用的好”。制定出台“一图二书三表”,即:执法流程图;处罚告知书、处罚决定书模板;受案登记表、立案审批表、不予立案审批表,规范了执法流程。抽取行政执法案卷20份,加强个案进行指导,推动行政执法逐渐步入正规。以健全执法工作机制、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组织市直各执法部门建立案件抄送移交制度、投诉举报受理告知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联合执法协商制度、执法协助制度、行刑衔接制度等制度,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形成乡镇街道统筹行政执法工作机制、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管辖权异议解决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