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基层动态
肥城市依法打造“一块田”赋能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4-09-27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 返回上一页
  • 近年来,肥城市以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为核心,依据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所规定“三权分置”,大力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安驾庄镇探索“一块田”改革,推进土地经营权向村集体流转,以村集体为主导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新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尊重群众承包权,规划调出“一块田”

    肥城市在依法保障“所有权在村集体、承包权在家庭”不变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牵头进行土地空间调整,引导经营权向村集体流转,形成规模适度、便于耕作、集约管理的“一块田”,确保村集体手里掌握一块不少于100亩的“当家田”。


    村集体鼓励承包村内土地200亩以上的党员干部主动向村集体流转至少50亩的土地经营权,在不与大户“争利”的前提下,引导土地承包合同即将到期的大户将土地分流流转给集体。村集体采取“土地租赁+二次分红”方式,土地租金不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同时从种植收入中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向流转土地的村民分红,以“高回报”政策吸引群众参与流转。同时,借助高标准农田项目、占补平衡项目,实施土地整治,全镇确定2.16万亩发展“一块田”。目前,安驾庄镇已形成“南粮北果”种植格局,南部平原区村村“一块高产粮食田”,北部丘陵区村村“一块优质水果田”。

    突出集体经营权,用好做活“一块田”

    肥城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后,引导村集体依法严格土地用途使用,通过适宜模式,最大化发挥“一块田”的效益。

    安驾庄镇刘家颜子村,班子强、干劲足,采用的是村集体“自种自收”模式。在明确了由村“两委”干部负责“一块田”运营基础上,聘用一些村民务农,在耕种、飞防等必要环节引入社会服务,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提升了经营效益。去年,刘家颜子村去除地租和购买服务费用,每亩地年纯收入785元,再加上地力补贴172元/亩、秸秆回收170元/亩,每亩地纯利润达到1127元,集体年增收12万元。

    安驾庄镇洼里村“一块田”面积多达4300多亩,田地面积大、经营难度高。因此洼里村采用“服务托管”模式,与省农科院、山农大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将其中的328亩托管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了无人农场、良种繁育基地,实现了育好种、种好粮、多增收。除洼里村以外,安驾庄镇红庙埠、安庄村等36个村,也采用了“服务托管”模式,面积约7256亩。

    安驾庄镇北赵村则采取了“契约定产”模式。村集体将“一块田”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同时,以合同的形式约定了小麦、玉米亩产1000斤、1100斤的“保底线”,管护费用1360元,如果低于这个产量,则从管护费中扣除,这样保证一亩地纯收入601元,再加上国家补贴172元,每亩地能保证收入773元,集体增收47.92万元。这种“契约定产”的模式,对于个别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村,能够达到较好的扩产增收效果。

    保障土地收益权,跟进提升“一块田”


    在“一块田”上,高产良种、“减垄增地”、“水肥一体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先进农技模式得到优先使用,“机器换人”,大型拖拉机、精密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高效农机具保有量持续增加。通过成立镇级现代农业发展公司,深化与种业龙头企业合作,为村级“一块田”提供良种供应、粮食收储等服务。

    “过去1000个人的活,现在10个人就能干完。”在安庄村“一块田”地头,一名村民如是说。

    种植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缩影,新技术的腾飞,助力实现田野上的生产力飞跃。

    在安驾庄镇,村集体借鉴公司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村集体经营土地的收支情况实行单独核算、专账管理,统一纳入“村账镇管”;村党组织书记是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第一责任人”,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从本村村民中选聘一名种田能手,担任“生产经理”;村报账员担任“财务经理”。这种“公司化”管理模式,提高了全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避免了村集体经营土地出现“大锅饭”问题,实现了土地经营收益提质增效。

    为保障“一块田”经营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村集体实行“民主化”监督。各村集体经营土地实行年度生产计划和预决算报告制度,作为村级重大事项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管理,纳入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镇纪委、组织、司法、经管等部门履行监督职责,对重要合同、大额支出严格审查,防控廉洁风险。

    “民主化”监督,村民能够提出意见、表达诉求至关重要。安驾庄镇上前村创新“一壶茶”议事法,设立“一壶茶”议事厅,让干部群众在喝茶间交流思想、沟通问题、探讨改革,拓宽了村民表达渠道,强化了民主监督力度。


    “一块田”改革以来,安驾庄镇粮食产量持续攀升,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今年秋粮亩产有望增加50至100公斤;实现村集体、群众收入“双增收”,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个,2023年群众参与分红最高3150元;探索实施“一块田”养老,开办幸福食堂,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整治乡村环境,打造休闲小院、历史博物馆,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良田集中连片、农业绿色生态、农村整洁安宁、农民富裕安康”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初步形成。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新闻30分》《朝闻天下》和《农民日报》《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