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部门学习实现全覆盖。县委常委会会议学法、县政府常务会学法进入常态化,全年安排专题及会前学法24余次。邀请山东省委法律专家库成员、省政府法律顾问张巧良做《法治思维下的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辅导报告,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二是全面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定《宁阳县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年度报告制度,在县政府网站开设法治政府建设专栏,将全县41个应报告主体工作情况,统一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完善法治建设运行机制。新增设立法和备案审查协调小组,全县形成了“一委一办五组”的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县直部门(单位)法治建设工作实体化运行的实施意见(试行)》,对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细化、规范,全县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全覆盖。四是压实法治建设工作职责。制定《宁阳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开展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县委法治委述法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实现全覆盖。五是强化法治督察考核。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园区和县直部门单位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列入全县督查检查考核计划,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
二、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集约高效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全县40个部门1200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99.77%的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好”,年均办件量约38万件,企业群众满意度达100%。在全市率先设立“红色物业”帮办代办服务点,满足群众在家门口办理业务需求。二是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对宁阳县县级证明事项实施清单全面梳理并进行动态调整,共梳理政务服务事项304项。印发《宁阳县“无证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升级大厅电子证照应用设施,在全市领先实现“扫码”设备与市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三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企业发展·法治护航”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推行“(企业)项目警长”制,选派105名民警担任全县154家规模以上企业、81个重点建设项目的警长,“点对点”提供精准警务服务。加强“全科警察”队伍建设,将16项车驾管业务下放到派出所,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三、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制定《宁阳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定》,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共宣布失效政府规范性文件3件,废止政府政策性文件5件,部门政策性文件5件。二是推进政府依法决策。编制县政府2022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7项,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对70件政府文件,13份政府合作协议、5份政府公告、9件政务公开信息等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出具法律意见100余条。三是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13个乡镇(街道)均完成了合法性审查工作标准化建设,形成了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宁阳县党政机关公职律师统筹使用工作办法》,全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覆盖率实现100%。
四、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系,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实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健全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对辖区内派驻和基层执法力量的统筹力度。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涉企执法专项监督、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专项监督等,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认真贯彻实施我县“不罚轻罚清单”,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适用不予处罚案件98件、减轻处罚案件7件,均责令整改后立即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
五、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是形成监督合力。持续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开展重点执法领域专项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件、议案56件,政协提案109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全县各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000余条。做好文件多元化解读,共发布政策解读类信息40余条。
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创新推进社会治理
一是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以“一站式”纠纷调解中心为统领,设立诉调对接中心、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执行和解中心三大对接平台,推动更多矛盾纠纷以非诉讼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化解。各级调解中心、调委会共受理各类重点矛盾纠纷3722件,调处成功率为99.7%。宁阳县《深化“三链同治”诉源治理 促进社会和谐善治》被山东新闻联播宣传报道。二是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乡镇(街道)行政复议便民联系点和重点行政执法部门“一体同办”联系点建设,开通行政复议网上申请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行政复议申请网络。县级新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1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68件(含2021年结转14件),行政复议直接纠错率和综合纠错率分别为19.12%和55.88%。三是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积极依托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开展案件审前和解,共和解案件126件,和解成功率达64%。法院系统审结我县行政诉讼案件123件,其中败诉案件6件,败诉率为4.88%,行政诉讼败诉率较2021年(14.17%)降低9.29个百分点,降幅为65.56%。建立败诉案件单位主要负责人向政府常务会报告制度,6件败诉案件部门主要同志在县政府常务会上对败诉案件情况进行报告。
七、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高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水平。
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制度。编制《宁阳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宁阳县“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2021—2025年)》《宁阳县“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和《宁阳县“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2021—2025年)》。二是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2553次,参与人数达到396000人次,提高了我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应急力量建设。组建危化品、森林防火、燃气、建筑工程等8支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完成17个基层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不断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八、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锻造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一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调优配强县委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职务职级调整81人,提拔正科级2人、进一步使用正科级3人,提拔副科级14人、进一步使用副科级7人,交流或职务轮换31人,对1名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10年以上的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开展宪法、民法典和党内法规等宣传教育活动,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深入开展普法志愿者法治基层行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宣传活动180余场次,开展民法典“十进”宣传活动190余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对全县2200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集训测试,成绩全部合格。
2022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优化涉企法律服务的能力还需提升,行政执法还需进一步规范,等等。下一步,宁阳县委、县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制度机制,狠抓责任落实,更大力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