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泰安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题>法治政府
【法治为民办实事】泰山区构建一体化专利纠纷行政裁决体系助力知识产权保护提质增效
  • 发布时间:2024-11-12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 返回上一页
  • 基本情况:泰山区全面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机制建设,以联动、快办为工作切入点,创新“点、线、面”工作法,严把案件办理质量关,注重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相衔接,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迈上新台阶。泰山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行政裁决与行政确权衔接案件、行政裁决与司法确认案件办理等工作;为全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推进交流会提供口审和基层所观摩现场;入选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

    一、工作开展的意义

    知识产权不仅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供竞争优势,并且为竞争中的强有力的手段,也是确保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焦点和关键因素。泰山区创新打造一体化专利纠纷行政裁决体系,以其效率高、成本低、专业性强、程序简便的优势,全面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质效,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的“生态圈”,有效破解了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落地难等问题

    二、工作措施

    一是“点上”设立专项窗口,畅通受理新渠道。15个基层市场监管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和专项窗口,充分发挥基层与辖区企业联系紧密的“前沿岗哨”优势,汇集纠纷调解员、行业协会专家等多元治理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线索摸排、纠纷化解、案件办理端口前移,做实做细现场调查、固定证据、文书送达等基础性工作,第一时间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宣传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快捷、专业等优势,展示典型案例,引导申请人主动选择行政裁决。

    二是“线上”打造工作站点,强化维权新支撑。在产业园区成立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工作站,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等知识产权纠纷高发、多发的企业集群。在龙头企业设立2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全流程引入行政裁决告知制度,通过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企业宣传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优势,覆盖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产业链全链条企业,及时收集获取企业的纠纷线索。设立中国(泰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分中心,聘请技术调查官,发挥专业机构、专业力量优势,出具相关鉴定意见,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保驾护航

    三是“面上”构建工作格局体系,优化审理新模式。清华协作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综合执法等6部门联合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建立行政保护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案件咨询、诉调对接、强制执行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将专利侵权纠纷裁决“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大格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无效部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与行政确权联合审理,同步案件审理标准,提高审理效率,办结3例远程联合审理案件,作出行政裁决决定平均周期约2个月。邀请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专家入企座谈,精心指导我区3家外贸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落实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全流程引入行政裁决告知制度,覆盖所有行政执法、司法、法院、公安等涉及知识产权执法的部门,联合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宣传工作。

    三、工作成效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能效得以提升。自推广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以来,先后办结商标侵权案件37件、假冒专利案件9件、地理标志侵权案件2件。利用纠纷调解员、行业协会专家等多元治理力量,化解纠纷18起。实地走访专利密集型企业30余家、外资企业8家,排查商标类线索23件、专利类线索3件。引入公证人员,借助专业力量参与案件调解7次。切实维护了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创新创造积极性。

    二是专利行政裁决更为高效便捷。首批组建50人的行政裁决专业团队,高效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提升办案质量,行政裁决决定比法律诉讼途径时限压缩2/3,有效发挥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快捷高效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优势,一件行政裁决书入选年度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案卷评查优秀文书。

    三是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得以提高。从日常执法检查和投诉举报处置入手,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强化全链条治理。深化电商领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与电商企业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活动,召开企业座谈会5次,覆盖企业200多家,引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实地走访专利密集型企业30余家、外资企业8家,指导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