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为民办实事是我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部署,也是进一步提升群众、企业对法治建设获得感的法治惠民工程。泰安市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群众需求,聚焦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谋划并实施开展了养老服务业政策落实及资金绩效情况审计调查,依法移送市纪委监委机关和市医保局问题线索34件,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性文件11项,以高质量监督助力养老服务质效提升,有效推动和保障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目前该项目获得2024年度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一、工作开展的意义
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杨洪涛书记在十二届泰安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领域审计,持续加大对医疗、养老、“三农”等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通过揭示问题、推动整改,努力为群众办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改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创新,推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加大养老扶持力度。开展此次养老服务业政策落实及资金绩效情况审计调查,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的实际行动,也是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进行常态化“经济体检”、促进规范管理、完善服务体系的务实举措。
二、工作措施
深入开展研究,找准锚定目标。审计组深入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对养老服务业领域的决策部署,梳理《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山东关于进一步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等40余项养老服务业相关政策法规,向审计人员下发“政策包”,组织开展4次集中学习研讨,加强对养老服务业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和典型性、普遍性问题的研究。与民政、财政等部门进行现场座谈,全面摸清我市养老服务业现状及各级财政资金预算安排情况,充分研究分析审计事项关键点,明确优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审计目标。
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审计组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分门别类设计审计调查表,形成涵盖养老服务设施情况、特困人员供养情况、养老机构各项补贴申请情况等7类基本情况调查表,力求通过“一套表”全面反映养老服务业整体状况。按照“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前期调研我市养老服务业现状,科学制定审计项目工作方案,最终确定养老服务政策落实、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特困人员入住和日常管理、资金使用及绩效、敬老院财务管理5个方面重点内容。
落实清单管理,加强统筹调度。为参审人员配置发现问题清单,实时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定期归纳汇总分享发现问题及核查方法,实现共性问题、重大问题核查认定“五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定性、统一表述、统一定性依据、统一处理,形成重要成果。如在敬老院救助供养资金管理使用问题核查方面,就审计发现的贪污、挪用、骗取、套取供养资金等问题,牵头科室向各审计组发送审计发现问题类型、线索筛选方法、定性标准依据等指导性意见,及时解决审计调查过程中的难点。审计调查发现,所审4个县10家敬老院存在贪污、挪用、套取救助供养资金159.76万元问题。
搭建分析平台,精准揭示问题。针对此次审计调查数据资源丰富的特点,组建数据分析团队,搭建“1+2”架构的数据分析集成平台,即市局数据分析平台作为母平台开展综合分析,2个审计小组分别在现场搭建数据分析子平台,实时采集和分析数据,并与母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如对养老机构集中供养人员入住情况及医保住院报销数据进行分析,编写套取骗取医保基金行为数据分析脚本,子母平台配合精准高效锁定问题线索,筛选部分疑点进行实地核实,审核是否存在虚假住院、挂床住院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审计期间向市医保局移送案件线索4件,医保部门落实后责令问题医院退回违规使用医保基金34.50万元,罚款47.83万元,拒付医保基金32.39万元。
密切沟通协调,深挖问题线索。审计中加强与纪检监察、医保、卫健等部门对接,沟通会商重大问题线索核查定性、证据支撑以及移交处置等事项,对复杂问题认定协同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如在审计中发现个别医院存在利用特困人员医疗治疗挂床住院的问题,审计组协调当地医保、民政部门共同开展调查,提取相关数据、现场调查走访、核实存档材料,及时将问题线索和责任人员作出移送处理,并持续跟踪处理进度,在案件查办、责任追究等方面形成合力。
三、工作成效
研究问题根源,提出可行建议。审计组坚持将揭示问题与研究建议同步推进,找准“切入点”,从制度层面研究,提出可操作、可落实审计建议。对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方面问题,与民政部门及乡镇(街道)进行研讨交流,实地走访调查当地老年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出完善运营机制、加大资金扶持、提高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议,推动当地主管部门制定完善《幸福食堂运营奖补暂行办法》《农村幸福院检查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有效保障养老服务设施“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
运用信息载体,强化行业监管。针对审计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典型性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审计专报、综合报告等方式及时呈报,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5篇,促进民政、医保部门开展全市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结存资金、社会办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专项整治,梳理全市40家敬老院结存资金1107.59万元,缴回财政581.54万元,盘活526.04万元;检查社会办定点医疗机构56家,发现存在问题49家,目前已追缴医保基金155.31万元。得到市人大领导肯定性批示2篇,有力推动出台《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业立法。
坚持边审边改,提升整改实效。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性文件11项,开展专项清理活动10余次,依法移送市纪委监委机关和市医保局问题线索34件,目前已处理30余人,对规范养老从业行为、纠治养老领域腐败问题形成正向引导和强力震慑。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程远军同志在全市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上提到“近期,审计部门向我们移交了一批养老领域的问题线索,有的党员干部竟然把‘黑手’伸向了敬老院,套取、挤占、贪污特困人员供养资金,性质极其恶劣,我们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坚决斩断这些‘黑手’,为兜住民生底线保驾护航”,对审计工作给予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