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机关党建
【“四强”党支部建设】市司法局机关第二党支部: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5-14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 返回上一页
  • 编者按:近年来,市司法局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抓好“四强”党支部建设,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证。为展示“四强”党支部建设成果,即日起在“泰安司法”微信公众号对市直司法行政系统“四强”党支部建设典型做法进行集中宣传,请各党支部积极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为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高质量发展

    支部格言:敢当善为,使命在肩;监督为民,初心如磐。

    支部简介:泰安市司法局机关党委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员15人,分属行政复议与应诉一科、二科、执法监督科等6个科室。近年来,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党建+学习”、“党建+业务”、“党建+服务”新模式,助推我市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创新做法:

    “党建+学习”同频共振,筑牢思想根基。引导党员干部以抓实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为重要抓手,推行系统学、专题学、常态学、实践学“四学”学习模式,在“学深悟透做实”上下真功夫,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一是以上率下系统学。始终坚持推行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区分层次、划分专题、突出重点,按照局领导上党课集中学、支部书记讲金句引导学等方式,不断增强支部成员的理论素养。2023年以来共组织讲党课等集中教育活动25次。二是活用载体专题学。积极依托“学习强国APP”、灯塔—党建在线、电子报刊杂志、新媒体平台等载体,定期打卡专题系列文章,打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指尖课堂”,全面延伸支部党员的学习视野,实现无处不课堂,处处是课堂的教育局面。三是丰富形式常态学。依托主题党日、现场教学、微宣讲等方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心里走、实里走。2023年以来,组织理论诵读、重温入党誓词和党员教育基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12次。四是转化成果实践学。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将主题教育与主责主业紧密结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实现学习成果与工作成效相互检验、相互促进。



    “党建+业务”双轮驱动,推动融合发展。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使二者在融合发展中互相促进。一是党建引领行政复议工作高效便民。不断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创新“行政复议+”工作体系,加大行政复议监督依法行政力度,真正让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2023年,市本级新收行政复议申请701件,同比增长61.5%,案结事了率达到90%以上,有效化解了一大批行政纠纷。二是党建引领普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岗的作用,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指导监督全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示范创建,加大力度培养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目前,我市共有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76个,选聘、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14077人,培养“学法用法示范户”776户。三是党建引领执法监督工作提质增效。以积极服务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和监督行政裁量权正确行使。梳理并公布377项市级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推进“减证便民”“无证利民”。真正实现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党建+服务”交汇推进,践行初心使命。一是复议为民,畅通复议申请渠道。2021年我市印发《推进行政复议申请便利化实施方案》,将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拓展为网上申请、一窗受理、一体同办、基层联系点四种。实施该措施后,我市行政复议申请数量开始超过全市法院一审受案数量,2023年,全市新收行政复议申请1585件,超出法院一审收案数量80.73%,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凸显。二是监督为民,维护公平正义。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共同维护法治公平正义。一方面,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制度代表人民群众对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办案活动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行政执法监督通过出台《泰安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规定》,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涉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备案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行为,实现政府监督职能。三是普法为民,促进法治社会。通过开展普法活动,使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让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

    下一步,二支部全体党员将继续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坚持敢当善为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为推动我市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