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公共法律服务>公证园地
泰安市老年人公证法律服务再拓新站点校地共建构筑“银龄”法治保障网
  • 发布时间:2025-04-16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 返回上一页
  • 为深化法律助老服务,精准回应老年人在财产处置、遗嘱公证、意定监护等方面需求,4月15日,泰安市岱宗公证处(泰安市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站)与山东农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共同举行“泰安市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站山东农业大学便民服务点”揭牌仪式。这是继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安市中心医院之后,全市建成的第三处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便民点,标志着泰安市“公证为老”服务网络建设再迈新台阶。

    校地携手开新局,党建业务双融合

    揭牌仪式上,山东农业大学离退休干部党委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董进波指出,该校1700余名老干部对专业化法律服务需求迫切,便民服务点的设立将有效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泰安市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站负责人杜红星表示,此次在农大设点是完善城区老年法律服务网络的关键一步,通过签署《法律服务合作协议》《支部融合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推动“公证进社区”“党员公证员值班”等特色服务进校园,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岱宗公证处党支部书记张燕华表示,将以党员公证员为先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法律服务全过程,让老年群体享受更有温度的法治服务。

    便民服务再升级,政策解读“零距离”

    活动中,岱宗公证处公证员米晓鸣围绕遗嘱公证、财产继承、意定监护等老年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法律讲座,并详细介绍“泰安市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站”的惠民政策及八大类服务内容(含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调解服务等)。现场发放法律手册及宣传资料,帮助老干部直观了解权益保障途径。

    新便民服务点推行“三固定”服务模式:固定接待窗口设在山东农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楼梯西二室;固定服务时间5月起,每月第二周、第四周周四下午;固定党员服务岗由党员公证员轮值,确保服务精准化、常态化

    银龄学法“一站式”,构建15分钟服务圈

    揭牌仪式后,工作人员在夕阳红广场设立咨询台,针对再婚家庭财产分配、遗嘱效力、赡养纠纷等具体问题提供一对一解答,并建立需求台账,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跟踪服务。该服务点与已建成的两处站点形成“15分钟公证服务圈”,通过线上预约、定期巡访等方式,实现老年人法律需求“一站式”响应。

    泰安市岱宗公证处将持续深化“党建+助老”服务模式,以标准化、精细化服务织密老年法治保障网,让“法治红利”切实惠及每一位老年人,为“银龄”生活保驾护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